用科技贏市場 用品質創信譽
在醫療領域, X光、CT等射線儀器,為診斷疾病提供了準確可靠的依據。而在工業領域,也有這樣的“醫療器械”,通過射線儀器,可以對工業產品進行檢測,保證產品的合格率。坐落于丹東臨港產業園區的丹東奧龍射線儀器集團有限公司就是這一行業中的者。經過15年的發展歷程,奧龍集團以科技為先導,支持“神舟”載人飛船上天等形象,展現X射線儀器的風范。
厚積薄發 從逆境求生到行業先進水平
2003年1月,丹東奧龍射線儀器集團有限公司正式創立。在過去的十五年發展歷程中,奧龍人以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創造了輝煌的業績,成長為我國射線儀器的企業。
然而,在企業創立之初,他們卻走過了一段艱難的路。2003年,時值非典時期,銷售人員走不出去、客戶也進不來,讓這個年輕的企業一度處于半停滯狀態。
“這半年時間,我們培養人才、搞新技術研發等等。但是有產品沒有市場,也是不行的。好在到了下半年,非典疫情得到控制,我們才打開了銷路。”奧龍射線董事長兼總經理李義彬說。
福禍相依,這半年的沉淀和積累,為奧龍射線以后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人才是立業之本,公司成立時人才奇缺,李義彬告訴記者,為了培養自己的科技人才,企業大量招聘應屆畢業生,自己從頭培養。現在這批人已經成為了企業的技術骨干,為企業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2003年,公司成立時注冊資本是150萬元。2007年,“丹東奧龍射線儀器技術中心”在各級政府的關懷下成立。從此,奧龍的技術開發與服務有了新的平臺;2010年奧龍為拓寬服務領域,實現奧龍發展戰略,投資收購了具有四十多年歷史的原上海材料試驗機廠,組建了“上海奧龍星迪檢測設備有限公司”,發展區域開始觸及長江三角洲;同年11月,為探索和發展射線儀器產品的核心技術,奧龍投資入駐遼寧儀器儀表產業基地,組建了“丹東奧龍電子儀器有限公司”。
發展無止境。2013年8月,奧龍與中科院北京高能物理研究所合作,創立的“射線技術與裝備院士專家工作站”;在此基礎上于2014年11月創立了“丹東奧龍中科傳感技術有限公司”。2013年1月,“丹東奧龍實業集團”創立。從此,一個從丹東出發,跨越數千里,輻射長江三角洲,擁有四個子公司的奧龍開始了新的里程。
截止2017年底,公司資產總額已達到一億八千萬元,經過十五年的努力和發展,奧龍的資產總量增長了120倍。已成為國內外的射線儀器產品制造、服務和解決方案的供應商。
不斷前行 科技創新是硬道理
從追趕國外企業產品到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奧龍射線發展的每個階段都少不了科技創新。
我們的核心競爭力就是不斷創新,提升技術水平。”李義彬說,在產學研合作方面,奧龍與大連理工大學等科學研究院等建立了長期穩定的技術合作關系,對外經濟技術合作越來越廣泛。
2004年起,奧龍射線每年均有不少于兩項的技術成果通過遼寧省科技成果鑒定和新產品投產鑒定,還獲得不同級別的政府獎勵。截止目前,奧龍已有141項技術獲得國家,其中,發明48項,計算機軟件著作權4項。此外,還有多項產品通過軟件產品認定。正是憑借著這些成就,奧龍先后被政府確定為“遼寧省企事業知識產權試點單位”、“遼寧省知識產權優勢單位”、“遼寧省軟件企業”、“遼寧省企業技術中心”和“遼寧省射線儀器工程研究中心”。
“現在生產的產品已經由自動化和數字化發展到智能化和信息化的階段。”李義彬說,他們正在為一家汽車生產企業定制了一臺檢測汽車活塞的儀器。過去,產品合不合格要靠人工來檢測,受人的精力、心情等因素影響,會出現誤測的情況。使用智能化檢測儀器后,能大大提高檢測的準確率和可靠性。使用了奧龍射線的智能化儀器后, 大幅度降低了企業的管理成本。
十年磨一劍 把每一款產品做到更好
“我們的產品特點是小批量、多品種,根據企業需求進行定制更是常態。”李義彬說,這就需要他們不斷研發新技術、提升產品品質。
從公司創立開始,他們就將工業CT作為研發目標,經過十幾年的研發,他們的產品已經從服務傳統企業向科學儀器市場轉型。他們的產品還進入了中國計量科學院——這里過去一直使用進口儀器,并且收到了良好的評價。此前,他們的的技術還被應用在航空航天領域。我國連續發射的神舟載人飛船有多項系統使用奧龍生產的X射線檢測設備實施無損檢測并獲得成功,現在,奧龍射線的會議室里還擺放著獲贈的神州五號火箭模型。
公司成立至今,取得的省、部級榮譽有幾十項,有企業的,有產品的。該企業研發生產的X射線實時成像檢測系統被列為國家重點新產品、X射線探傷機、X射線衍射儀等產品被國家及省授予產品獎和科技成果獎。
奧龍射線不僅為客戶提供品質過硬的產品,更為他們提供優良的服務。公司將售后服務職能調整到品質管理部,并設立專門的售后服務崗位。不僅全程跟蹤產品的質量信息反饋,還主動為客戶和相關部門提供技術協助。
這一切都說明,在X射線儀器領域,奧龍射線的產品和服務一點兒不比進口的差。李義彬說:“我希望我們的產品將來可以替代進口產品進入市場,并逐漸進入市場。”
談到這些年企業發展遇到的困難,李義彬這樣說:“要說難,一直都很難。目標越遠大,難處就越大。我們現在的目標是做到并力爭進入資本市場。也許有人覺得這個目標太大,但是只有目標遠大,我們才能更快成長。”